ping:发送一个 ICMP 回声请求消息给主机,一直持续直到按下 Ctrl+C ,用来检测网络连通性。
命令格式:
ping [-6][-c count][-S sourceip][-s packetsize][-f][-r|-R][-v][-i interval][-q][-t ttl][-I Interface] destinationip
参数详解:
-c:count缩写,ping 包数量;//等同于windows下 -n ,number缩写
-S:指定发送 ICMP 报文的源 IP 地址;
-s:packetsize,ping 包大小;//等同于windows下 -l ,length缩写
-W:timeout,超时,默认超时时间为4000ms。-W 参数仅与 -c 参数配合使用才生效,它使 ping
命令以最长的超时时间去等待应答(发送最后一个信息包后)。//等同于windows下 -w
-f:flood-ping,以泛洪方式 ping,默认每秒发送 ICMP 包 100 次。每发送一个 echo_request,都会打印一个句号。
-r:忽略路由表,直接将数据包送到远端主机上;
-R:记录并输出路由过程;
-v:详细显示指令执行过程;
-i:interval,信息包发送间隔,单位为s;
-q:不显示任何传递封包的过程信息,只显示最后的结果;
-t:ttl,设置存活数值TTL的大小;//等同于windows下 -i
-I:Interface,指定出接口;
-6:强制使用 IPv6。
扩展: 怎么理解和使用 ping -t 参数 TTL 值?
TTL(Time To Live,存活时间)字段位于 IP 数据包头,占用 8 bit 长度,数值范围为 0~255,用于防止出现路由环路时数据包在链路中无限循环传递。源设备生产 IP 数据包时会自动设置一个默认 TTL 值, IP 数据包每经过一个路由器,数值减 1 。当 IP 数据包的 TTL 字段值减至 0 时,路由器将直接丢弃该 IP 数据包,不再进行传递。
IPv4 协议下,给 IP 数据包头设置的TTL 初始默认值为 64;
IPv6 协议下,给 IP 数据包头设置的TTL 初始默认值为128。
另外,不同操作系统及不同操作系统版本的默认 TTL 值也是不一样的,以下摘录一些常见系统的 默认 TTL 值:
Cisco ICMP 254;
FreeBSD5.0 ICMP 64;
FreeBSD3.4-4.0 ICMP 255;
AIX ICMP 255;
Juniper ICMP 64;
Linux2.0-2.4kernel ICMP 255;
Linux RedHat 9 ICMP 64;
MacOS ICMP 64;
Solaris ICMP 255;
Windows NT4.0+ ICMP 128。
//可以通过 ping 本地 IP 地址查看本系统默认的 TTL 值。如windows下,ping 127.0.0.1
ping -t [TTL值] (等同于windows系统下ping -i [TTL值])是对从本地发出的 ICMP 包进行 TTL 值进行限定,和目标服务器返回的 TTL 值无关。比如,如下图,通过 tracert www.baidu.com 可知,到达百度服务器需要经过 9 跳,此时 ping -t 携带的 TTL 值如果小于 9 ,则 ping 包将在抵达目标服务器前 TTL 值就提前减至 0 了,将被转发路径中的某台路由器提前丢弃,目标不可达,也就不会有回包了。
利用 TTL 值减至 0 即被丢弃的特性,ping -t 参数常用于内部环路排除。
使用示例:
(1)ping -Rv -c 5 -i 2 www.itylq.com:
-Rv:输出路由过程和指令执行详细过程;-c 5:发送 5 个 ping 包;-i 2:间隔 2 秒发送一次。
(2)ping -t 10 -c 1 www.baidu.com / ping -t 11 -c 1 www.baidu.com 对比: